火炬村村貌(许少波 摄)
火炬村,原名龙跃坑、洋坜坑,坐落于莲花山南麓大北山下,由老寨、新寨、门前岭和坪子寨4个自然村组成。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,龙跃坑与塘背岭、大新3个村组成大队,因为是革命老区村,取名“火炬”,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后来其他村另划行政村,龙跃坑仍保留“火炬”这一村名,沿用至今。
火炬村新貌一角(李维照 摄)
★
革命起源
★
1939年,共产党员何绍宽、杨颂庭介绍龙跃坑村村民李金石入党,李金石成为该村的第一位党员。1940年,杨颂庭介绍村民李秉舟、李秉恭入党。1941年,李秉舟介绍村民李卓魁、李新喜入党。随后,成立龙跃坑党支部,书记为李秉舟。
潮汕人民抗征队后勤部旧址——李秉舟家(火炬村 供图)
当时,党组织根据该地区特点,利用有利条件,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统战工作。杨颂庭、李绍堂、李金石、李秉舟、高原等党员先后在龙跃坑村龙跃小学任教。他们与村中的党员李卓魁、李怀谦、李秉恭、李荣紧密配合,发展党员,宣传抗日,搞好统战工作,得到当地乡绅李新开、李乌中的支持。他们发动群众办夜校,组织乡友会,并创建一所新学校,受到人们的赞扬。李金石还被村民推选为保长,有了这个合法地位,加上党员在村中享有很高的威信,该村成为一个可靠的革命据点。
党员秘密活动场所——龙跃学校(揭西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供图)
★
星星之火
★
1947年6月7日,中共潮汕特委在火炬村以北的大北山天宝堂召开会议,参加会议的有70多人,会上宣布成立“潮汕人民抗征队”,确定了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“三征”(征兵、征粮、征税)政策。1948年5月,潮汕人民抗征队指挥部由大北山迁至火炬村,潮汕地委书记曾广任抗征队政委、副书记刘向东任司令员,设有司令部、政治部、后勤部、军政干部学校、军政法庭、兵工厂、交通总站等。
天宝堂——潮汕人民抗征队诞生地旧址(揭阳电视台 供图)
1949年6月,中共潮汕地委迁到南山龙跃坑村北山楼内李氏祖祠,并设有电台直接与中央联系,出版《新潮报》指导潮汕各地党的活动。在中共潮汕地委的领导下,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后,以大北山为中心建立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,民兵、妇女、青年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,踊跃支前,大量当地青年参军参战,龙跃坑村成为潮汕革命活动的领导和指挥中心。
李氏祖祠——中共潮汕地委旧址(李运生 摄)
★
赓续传承
★
近年来,火炬村坚持党建引领,规划建设党建示范村工程项目,完成宣誓广场、双拥广场、红色研学基地、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、穿衣戴帽等项目建设,成为揭西县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打卡地。2020年,规划实施揭西县火炬村党建示范“五个一工程”(一本好书、一部电影、一出大戏、一套纪录片和红色基因数据化)项目及配套建设,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。
基层党组织在宣誓广场开展入党宣誓活动(揭西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供图)
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内景(揭西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供图)
2017年,火炬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列入“红色村”党建示范工程;2019年,被评为“国家森林乡村”,被认定为揭阳市首批市级党员教育基地;2020年,被评为“广东文化旅游名村”“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”。
火炬村红色研学基地(许少波 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