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坑大夫祖祠一角。林碧鸿 摄
□黄健新 杨浩杰
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,我们同事几个驱车来到了揭西县钱坑镇顶联湖眉自然村,计划去参观一个远近闻名的祠堂。当车子越来越接近祠堂时,面前一大埕豁然开朗,大埕前高高矗立着两棵繁茂大树,似乎在迎接客人,又仿佛在昭示着祠堂久远深厚的历史。
停下车子,我们并没有急着走进祠堂,而是在门外看了个仔细。只见石门上有匾书:“大夫祖祠”。石匾下面有两头小睡狮朝托着。正门为三山门楼,可三门出入。门楼立柱上是一些精美的石构梁架及石雕,三面石壁也都是一些浅浮雕图饰,门檐挑梁都刻有木鱼卷云的图案。大门两侧两只威武庄重的石狮更是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。
大夫祖祠,又称为林鸣鸾知府祠,1985年8月出版的王泽晖等所编《揭西县文物志》称“钱坑鸣鸾祠——知府祠”。林鸣鸾,又名应时,字竹洲,是揭阳县霖田都钱家寨人(今揭西县钱坑镇),生于明代弘治丙辰年(1496),书上说他自幼聪明,活泼好动,勤奋好学,18岁就做了举人。据《揭阳县志》记载,林鸣鸾出任贵州都匀府时,平反冤案,勤政爱民,政绩卓著。
还有,大夫祖祠也叫广业祠,史书资料上有这样的记载:钱坑林氏始祖林南山系出福建上杭县故里望族,元初,林氏自闽至潮,见山川秀丽,土地肥沃,遂籍局其地,“创揭普二县田地,计三千余亩”(《钱坑林氏族谱》),钱坑林氏逐渐形成大族。至十二世祖宏运发迹,特建此祖祠来祭祀他这一派系的第六世祖广业公。因建造规模宏伟,红楹绿角,非高官人家不得建造。传扬开去,朝廷闻知派员前来查究。为避不测之祸,乡绅耆老即请鸣鸾公神位安于祠内。论族排辈,鸣鸾是广业公的侄孙,为保住广业祠的安全,不得不把他请进祠。因此而不致建祠规格有“僭越”之嫌。自此也便成例,每年祭祖上山扫墓,头前灯笼就标写“司徒正郎”(此为陆逊、陆述之衔,因他俩拜林呜鸾恩师为义父),祠堂门口灯笼标写的“顺德府昭磨”则是八世祖的官衔。当地人因其祠主祀林广业而称“广业祠”。这也是该祠既称大夫祖祠,又称广业祠的缘故吧。
走进祖祠,厅堂层层递进,光线十分明亮。祖祠比一般祠堂要高许多,整体规模气势确非通常祠堂可比,其布局是三厅两天井一拜堂,有前厅、中厅和后厅。中厅前是重檐双拜亭式拜亭,我们从天井步上石阶,登上拜亭。拜亭有外四石柱和内四石柱,亭顶是五层斗拱承托构成的,十分紧凑。细看后面与中厅屋顶交接处,有三横排连续勾云的通花图案的眉梁,左右两侧拱梁都制成木雕人物画屏,层层叠叠十分雅致。拜亭四角飞檐,悬下四朵倒吊莲花,楹梁绘画,栩栩如生,让人叹为观止!
祖祠里有前后天井,且天井两边都有走廊。最值得提及的是前后天井中各生长着一棵罗汉松,其中前天井的罗汉松生长在左边,后天井罗汉松则在右边,两颗罗汉松同是树干巨粗笔直,旁枝少,叶繁茂,苍劲之态,老而弥坚,尽显历史沧桑。
走过前天井,便是拜亭,拜亭后面,则是宽敞的中厅。中厅高约
大夫祖祠由于建筑年代较早,而且主体未经重修,原汁原味,古建筑意义特别高,虽然经过近300年的消磨,仍不失其巍峨恢宏,富丽堂皇之气。